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由於夢之石只能給予每人一個願望,所以他就決定跟夢之石合為一體,好幫助別人完成願望的同時,跟他們索取達成心願的代價,間接地讓自己有無限願望。
這既是釋放訊號找尋高價買主、也是交易博弈中的吹牛。簡單來說,COST就是以資產所有人的自評價格作為稅基,逐年徵收資產稅。
因為會增加交易費用,讓原本能成交的生意做不了,讓原本能享受到的商品服務享受不到,讓原本會生產的財富胎死腹中,也就是說,增加無謂損失,所以右派更是不可能樂見。一個好的處理機制,必須在「配置效率」和「投資信心」之間,取得平衡。也就是說,配置效率降得比較慢,投資信心加得比較快。說到稅,大概只有崇尚「社會民主」的左派,會歡欣鼓舞地開門迎接。也就是,資產被人橫刀奪愛的潛在威脅,會打擊人們的投資信心。
這麼多人都想隱藏自己的真實估值,不全部打通就功虧一簣,一對多的土地收購,於是難如登天。與此同時,資產所有人也就許下了一個承諾:任何人只要願意出「自評價格」的價碼,我的資產就歸他所有。更令人不可思議的是,既然明知共軍對台灣的威脅,有增無已。
當年,國民黨擋潛艦軍購的理由,是冠冕堂皇的說要「潛艦國造」。其實,馬文君這個論調,基本上,就是馬英九在2020年8月10日,以「兩岸關係與臺灣安全」為題演講中所說:中共的戰略就是「首戰即終戰」,一旦發動,很短時間就要打完,讓你根本沒有機會等美軍來馳援,而且現在,美軍根本不可能來。大家比對一下,就會驚人的發現:原來,馬文君、馬英九的論調,居然和中共對台統戰最高領導人汪洋的論調,如出一徹。2019年度潛艦國造「第二階段原型艦籌建預算」75億元,國民黨的馬文君,竟然提案要求「全數刪除」。
堅決反對任何國家與台灣開展任何形式的軍事聯繫。中方敦促美國和其他有關國家,充分認清此事的敏感性和危害性,不允許有關企業以任何形式參與台「潛艇國造」專案
降低交易費用,也就促進了資產配置的效率,讓「資產歸估值較高的人所有」。這既是釋放訊號找尋高價買主、也是交易博弈中的吹牛。簡單來說,COST就是以資產所有人的自評價格作為稅基,逐年徵收資產稅。順著前面的討論,我們可以理解:傅利曼支持亨利喬治的土地稅,是因為相較於明擺著提高交易費用、降低配置效率和投資誘因的所得稅。
上面說的是一對一的房產交易,在一對多的土地收購當中,這個交易費用的問題會更明顯。也就是,資產被人橫刀奪愛的潛在威脅,會打擊人們的投資信心。不論買方賣方,人同此心無可厚非。更有意思的是,在降低稅率的時候,配置效率的降低和投資信心的增加,不是一比一的互相抵銷,而是平方關係。
所有的人要賣掉房屋的時候,都會盡可能開高價格,開出「連他自己都不會買單」的價碼。這一方面會逼得資產所有人為了保護自己的資產,不敢低報自評價格來節稅。
倘若傅利曼在世,對於COST這樣的方案恐怕也會說好。Photo Credit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要記得用「好的稅」換掉「壞的稅」 因為喜歡提倡加稅的左派青年,會抓著傅利曼的這個答案,認為「對吧對吧果然該給地主加稅吧。
這部分的討論還有其他關於COST的細節,在書中有更多說明,我就不在此贅述。尊重市場自發秩序的右派,充其量將稅視為必要之惡,不太可能樂見其成。縱使這的確減少了交易費用,但對人民產權的侵害是顯而易見的,不是正經辦法。這麼多人都想隱藏自己的真實估值,不全部打通就功虧一簣,一對多的土地收購,於是難如登天。一來一往,會讓資產所有人盡可能地揭露自己的真實估值,從而降低交易費用。但這卻揭露一個困境:買賣雙方難以得知彼此對資產的真實估值,於是只好旁敲側擊、多方打聽、以拖待變。
原版在執行上最大的問題是:無法切分「土地本身的價值」和「投資收益的價值」,COST則用打包自評來處理這個問題。這最終造成地主們誰也不想先成交、誰先賣地誰傻逼的囚徒困境。
而COST正是從亨利喬治的土地稅出發,逐步修正改良出來的方案。一個好的處理機制,必須在「配置效率」和「投資信心」之間,取得平衡。
因為會增加交易費用,讓原本能成交的生意做不了,讓原本能享受到的商品服務享受不到,讓原本會生產的財富胎死腹中,也就是說,增加無謂損失,所以右派更是不可能樂見。尤其是占稅賦大宗的所得、營業(消費)稅。
對於配置效率的提升比原版來得顯著,執行上也更可操作。而正因為如此,越後成交的地主,等於佔據了更有利的位置:不管先成交的地主低賣了多少(成交價格低於開發商的真實估值),後成交的地主都有機會從開發商那裡再討回來。也就是說,配置效率降得比較慢,投資信心加得比較快。如果要讓社會變好,就該用好稅取代壞稅。
如果「真實估值一目了然」,那麼這些交易費用都能省去。即使如此,身為右派,對於這樣的「好稅」,我還是慎而戒之。
稅率越高,配置效率越好(人們不敢高報自評價格免得稅太高)。這種「處理機制」,也許促進了資產配置的效率,但也扼殺了人們進一步投資的信心。
而現行處理這個困境的機制,說穿了就是由公權力來搞區段徵收,用補償機制強迫成交,再把土地交給開發商。二方面又因為報價越高就要繳越多稅,壓抑了所有人高報吹牛的企圖。
稅率越低,投資信心越好(人們投資的收益不會被增加的稅金吃掉)。Photo Credi: Reuters / 達志影像 所以我之前特地點出「現行處理交易費用困境的機制,是由公權力來搞區段徵收」。所有這些時間精力,都是種交易費用,都會減損資產配置效率、造成無謂損失。這樣的制度,最讓人不安的是:可能我剛裝潢好的新家,卻一時不察就變成別人的了。
亨利喬治的土地稅不針對投資抽稅,對於投資誘因的扭曲最小,對土地抽資產稅,又有助於揭露真實估值,提升資產配置的效率。所以傅利曼認為這是「最不壞的稅」。
說到稅,大概只有崇尚「社會民主」的左派,會歡欣鼓舞地開門迎接。與此同時,資產所有人也就許下了一個承諾:任何人只要願意出「自評價格」的價碼,我的資產就歸他所有。
而相較於非黑即白的「產權無限上綱」(犧牲配置效率)或者「政府強制徵收」(扼殺投資信心),COST的制度則在兩者之間,用「稅率」這個變項,來試著調和「配置效率」和「投資信心」。同樣的道理,也適用在買方,只不過買方是想把價格往低殺。
本文地址: http://one.zhutima.com/?id=24
文章来源:天狐定制
版权声明:除非特别标注,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,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
2025-04-05 10:42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0:31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0:23天狐定制
2025-04-05 10:14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9:58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9:42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9:31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9:28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9:04天狐定制
2025-04-05 08:58天狐定制
扫码二维码
获取最新动态